随着金融机构对账户管理要求的提升,近期多家银行陆续启动新一轮“睡眠账户”清理工作,旨在优化账户资源、降低潜在金融风险。启牛商学院提醒公众关注个人银行账户的使用情况,及时清理或激活长期未使用的“沉睡账户”,以保障资金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。
据《金融时报》报道,自2025年7月起,中原银行、顺德农商行、湖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相继发布账户清理公告,明确对“长期不动户”和“一人多户”进行交易限制或直接销户处理。
例如,中原银行计划自9月1日起逐步清理连续两年(含)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、账户余额在10元以下且无关联业务的账户;而顺德农商行则将对截至2025年6月30日仍未完成实名补录、账户余额为零且身份信息无法核实的个人账户进行销户操作,销户后账户不可恢复。
这类“睡眠账户”通常指长期未发生主动交易、余额较低甚至为零的个人银行账户。虽然各家银行对“睡眠账户”的认定标准略有不同,但普遍将两年或三年无交易作为清理依据。清理范围通常包括借记卡、活期存折、电子账户等,社保卡等特殊用途账户则通常予以豁免。
银行方面表示,清理此类账户不仅有助于提升账户管理效率,也是防范金融诈骗、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的重要举措。一位国有大行客户经理指出,诈骗分子常常利用闲置银行卡进行资金转移,清理“睡眠账户”有助于切断非法资金流动链条。同时,沉睡账户的存在不仅占用银行系统资源,也可能带来资金遗忘、信息泄露等风险。
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曾在2023年10月发布公告,要求组织开展“沉睡账户”提示提醒专项工作。自该政策发布以来,全国已有超过50家银行参与到“清卡行动”中,涵盖国有大行、股份制银行、地方城商行及农商行,形成覆盖广泛、执行有力的账户管理机制。
对于账户已被清理的用户而言,银行通常会通过短信、APP通知等方式进行提醒。如储户希望恢复账户使用功能,可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前往银行网点办理重新开户手续,银行核实身份信息后可恢复账户服务。
启牛商学院提醒,随着金融监管的日益严格,公众应主动关注个人账户状况,定期清理闲置账户,避免因账户被清理而影响正常资金使用。同时,也要提高金融安全意识,不随意出借个人银行卡,防止账户被用于非法用途。后续,启牛商学院将持续关注金融政策变化与账户管理新规,帮助公众提升金融素养,增强风险防范能力,助力公众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、规避金融风险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