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买方真空”风险显现日债收益率迭创新高

时间:2025-08-23 07:32:10 来源:中国网 阅读量:18841

自5月“惊雷”乍响之后,日债就如同打开了“潘多拉魔盒”:长期限日本国债收益率短暂回落后持续攀升,并在近日创下阶段性新高。

分析人士认为,日本财政赤字风险与政策不确定性共振致使日债投资者“望而却步”,叠加日本央行缩减购债规模计划所导致的供需失衡矛盾仍在,日债短期内持续承压。鉴于日债市场风险警报尚未解除,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路径调整仍维持谨慎步伐。

日债收益率节节攀升

近期,日本国债收益率节节攀升,多期限收益率接连创下阶段性新高。

8月22日,日本2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触及2.67%以上,创下1999年以来最高水平。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连升8个交易日,于8月21日收于1.615%,为2008年10月以来新高。

一段时间以来,日债市场波动率有所提升。实际上,今年5月20日,日债市场就曾经历过类似收益率飙升的情况:日本20年期国债迎来2012年以来最惨淡的拍卖结果,导致日本长期限国债收益率大幅攀升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5月28日,日本40年期国债拍卖也遇冷。

短暂回落一段时间后,7月底日债收益率再度飙升,此后一直居高不下,并延续上涨态势。

若以更长期的视角来看,今年以来日债整体承压明显,以20年期日本国债为例,其收益率年内涨幅已近45%。

收益率攀升之际,日本财务省或将调高国债利息支付的暂定利率。据悉,日本财务省计划将下一财年国债利息支付暂定利率定为2.6%,创17年来最高水平。据悉,该利率是通过对近期市场的国债收益率进行平均,并再加上1.1个百分点以反映历史波动。2.6%的利率将是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
财政隐忧“绊住”投资者

分析认为,日债持续承压的直接原因在于供需两端的不匹配,其本质是日本财政的隐忧令部分投资者“望而却步”。

据报道,在7月20日举行的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中,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丧失参议院过半数议席。这是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,首次在国会众参两院都未能取得过半数席位。

这场选举结果,直接将日本财政政策推向“宽松加码”的预期漩涡,加剧了市场对日本债务问题的担忧。“当前日本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,在一定程度上受财政赤字风险与政策不确定性共振影响。”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表示,投资者担忧,若执政联盟为稳选情转向财政扩张,日本国债的风险溢价还将持续攀升。此外,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削弱日本出口创汇能力,也间接加剧了日本财政压力。

与此同时,日债需求端也呈现新变化。回顾来看,5月的日债拍卖遇冷背后,便有技术性供需失衡的影子。一方面,日本寿险公司等传统买家的购债需求减少;另一方面,随着持有日债约“半壁江山”的日本央行迈向货币政策正常化路径,购债规模大幅缩减,导致日债市场出现“买方真空”的风险。

日本货币政策路径保持谨慎

分析人士认为,鉴于日债市场警报暂未完全解除,日本央行对于货币政策正常化路径须掌握好平衡,避免推进过快而导致市场剧烈波动。

此前,在债券市场流动性告急的背景下,日本央行在6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,但对缩减购债计划进行了调整:保持现有债券缩减计划不变直至2026年3月,从2026年4月起,将月购债规模每季度削减2000亿日元。日本央行表示,将以可预测的方式逐步降低债券购买量,同时提供足够的灵活性来支持债券市场的稳定。

在货币政策路径方面,日本央行继续保持谨慎。日本央行在7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,将政策利率维持在0.5%左右不变。这也是日本央行自今年1月将政策利率从0.25%上调至0.5%后连续四次按兵不动。

近日,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·贝森特“施压”日本央行,称日本央行在应对通胀问题上行动滞后,并认为日本央行应该加息。受相关言论影响,市场对日本央行加息的预期略有上升。

推动日本央行持续加息的核心动力,是通胀水平持续高于目标。日本总务省8月22日公布的报告显示,该国7月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3.1%,涨幅连续8个月在3%以上。白雪认为,日本央行的政策空间被通胀黏性、经济复苏状况、财政脆弱性三重矛盾严重压缩,在日本经济复苏不稳、关税政策冲击出口的情况下,日本央行加息的实际行动可能推迟。

中金公司研报认为,受贝森特言论的影响,日本央行年内加息可能性有所加大。但日本央行年内最终是否加息,还须后续进一步观察日本央行官员的发言情况,从中找出加息的线索。

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hhx6 精彩图片